11月12日,由同济分基金和同济科技园孵化器共同举办的同济大学第十四期大学生创业基础培训班在赤峰路孵化基地203会议室举行开班仪式,四十余名心怀创业梦想的学员报名参加了本期培训。上海同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国武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参加开班仪式的还有上海同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大勇、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路,以及同济分基金和科技园孵化器公司的相关老师。
开班仪式上,高国武总经理发表讲话,他首先介绍了同济分基金自2006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从历届培训班中走出的创业佼佼者,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如数家珍。接着,高总为在座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们打了一剂“预防针”,告诉大家创业路上的艰辛远比大家想象中艰难得多,希望大家创业前要清楚思考“为什么创业”、“如何创业”以及“创什么业”。最后高总为大家打了一针“强心剂”,他鼓励大家不要怕困难,不要轻言放弃。在创业路上大家并不是孤军作战,有同济科技园孵化器的各种资源和优惠政策可以帮助大家,也有同济分基金已经成立企业的师兄师姐一路扶持大家,同济分基金的大学生创业企业饮水思源,感恩母校和分基金,联合捐款110万元用于设立同济大学生创业互助发展基金,帮助同济分基金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同济分基金、同济科技园孵化器以及科创联的师兄师姐们都是大家创业的坚强后盾。
为了帮助有意创业的同学普及创业知识,并结合同济分基金第二十批的创业项目申报,同济分基金和同济科技园孵化器公司共同组织了为期四天的第十四期大学生创业基础培训班。本期培训班邀请到了八位知名讲师,分别为学员们讲授创业机会识别与营销、创业企业法律知识和风险防范、百度营销解析、创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技巧、初创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路演技巧以及创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等课程,涵盖了青年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需要做好的创业准备以及所要具备的创业者素质等大部分内容,同时还邀请到了四位优秀大学生企业的创业者与学员们交流分享创业经验。希望通过这些创业课程帮助青年创业者们培养创业所需的能力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率。
用育人之心 培创业之材
访同济大学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同济科技园孵化器董事长 高国武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一股潮流,席卷整个中国。高科技创新创业对于社会经济的推动力日益显现。正值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分基金成立十周年暨同济科技园服务大学生创业十周年之际,《中国孵化器》从十月起已开始推出专栏报道,全面回顾同济科技园孵化器在过去10年的坚持与探索。本期记者专访了高国武,“我们要有宽容失败的心态,成为创业者坚实的后盾,让他们通过在市场中的不断摸索和前进,得到真正的历练和成长,这才是创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高国武说道。
高国武在大学生基础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讲话
《中国孵化器》:如今双创浪潮在全国各地掀起,大学生创业受到空前的关注,而同济大学早在2006年就开始通过设立同济分基金来探索大学生创业服务新模式,可以说是敢为人先,这十年来相信您个人对于大学生创业一定有着很深的感悟。
高国武:十年前,时任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提出:同济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自己找到很好的工作岗位,更要鼓励他们通过创新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能够促进学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以,2006年我们成立了同济大学生创业基金,以此来鼓励和支持学生创业,当时有学生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不一定能够理解学生创业,但通过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大家对于学生创业的观念和认识有了巨大转变,学生创业越来越受重视。
在这个过程中,同济大学对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怀,才使得在同济分基金已经资助过的十九批大学生创业项目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学生在创业之初,不缺胆量和勇气,也不缺知识,缺乏的是资金、市场、团队的多重考验,而同济分基金这双温暖的大手正是在大学生创业者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牵起了他们的小手,和他们共同迈出创业之路的第一步。为了保障项目发展,同济分基金结合科技园孵化器搭建了包括投融资、人力资源、创业培训、项目申报、财务代理、专业中介、市场推广、评优评先的八大专业孵化服务平台,开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链建设,建立实施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级服务机制,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助推企业快速孵化、成长与壮大。
《中国孵化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科技园也肩负着推动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大学生创业与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怎样的互动形式?对学校的产业发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高国武:服务学生创业这么多年来,我觉得学生创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学校产业发展,是互相结合的,因此相信未来学校会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注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做好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工作,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营造校园内科技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同时,我们一直非常鼓励学生通过创业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导师而言,虽然拥有很多好的科研成果,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书育人上,很难有效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可对学生而言,在校期间能够跟着导师学到许多知识,同时能参与并帮助导师完成一系列的科研项目,在毕业学成后也有机会直接面对市场,以最近的距离接触市场,所以我们提倡学生从学校和导师那里汲取科研养分,多开展科技型创业,多做科技成果转化的尝试,这也是我们同济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宗旨。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富有挑战而又充满意义的任务,通过学生创业达到这一目的本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一旦成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转化成功,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可以和学校的产业紧密结合,打造学校科技产业发展的蓄水池。
高国武出席同济科创联合会换届活动
《中国孵化器》:同济大学周边集聚了很多的创业学子,彼此间互帮互助,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为什么他们会选择一直在这片区域学习和创业,甚至愿意长久地扎根于此?这些创业大学生具备哪些不一样的素质?
高国武:首先,这里的创业氛围很好,创业者熟悉的人都在学校附近,对学校周边环境比较熟悉,很多师兄弟也在这里创业,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商业客户。第二,这里有很多的便利条件,例如可以借用学校的实验室做研发,借用图书馆查阅资料,并且能够跟踪学科最新动态,方便与老师、师兄弟间互动交流,遇见难题也可以第一时间寻求学校的帮助。
尽管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困难,但不得不说当下的大学生赶上了一个创业的好时代,如果当时我们有这样的条件怕也未必敢去创业,并且他们的思维和能力都要强于我们这一代人。首先,对于这些创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会有许多很好的创意和想法激发自己去创业;其次,创业不能单枪匹马,他们能很好地融合自己的创业团队,善于和人沟通;最后,创业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这些创业者具备了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综合以上这些素质,最终造就了一个个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
《中国孵化器》:有句名言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每个人对于创业成功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对于大学生来说,您认为用什么标准去评定他们创业的成功更为合理?
高国武:创业成功与否,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看。如果从财务角度看,那么盈利越多就越成功,但是对大学生这样的创业群体,大部分都是刚走出校园的年轻创业者,我觉得不能将盈利作为检验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相较于其他创业者,大学生创业者缺乏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更容易受挫,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收获的经验和教训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助于他们个人能力的提升,比如胆量和魄力、承受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无法得到的。因此,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创业,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成功。
高国武与大学生创业企业CEO在一起
《中国孵化器》:目前,大学生创业群体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哄而上局面,大学生创业项目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创新力。面对这样的问题,您认为大学科技园应该如何去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业?同济的大学生创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高国武:我一直告诫创业者要想好三个问题:第一是为什么要创业;第二是怎样去创业;第三是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想好了这三个问题,创业才不是盲目地跟风赶时髦。
同济学生创业选择较多的行业如现代服务、环境工程、新材料等,都是学校的优势学科,这些学科容易出成果,并能快速地实现成果转移,适合成为学生的创业主题。
创业具有阶段性特征,在起步阶段,创业者一般都会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对于此时刚接触市场的创业者而言,应更多的着眼于开拓视野,积累各方面的资源,而我们也应该最大程度的给他们提供自由生长的空间。同时,我们也要有容许失败、宽容失败的心态,成为创业者坚实的后盾,让他们通过在市场中的不断摸索和前进,得到真正的历练和成长,这才是创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创业者都带着梦想走上创业之路,尽管创业过程艰辛,但我衷心希望也祝愿所有大学生创业者不忘初心、坚守梦想,并能早日实现梦想。
《中国孵化器》记者 靳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