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创客(一)张维勇:智慧水务管理践行者
据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缺水,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生活和水密不可分,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和引用大量的水,但由于水价便宜,很多人都不会过于在意,缺乏节水意识。面对这样的现状,有效地节水产品和服务便成为了市场的一大需求,也因此催生出了一批通过技术创新带来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创业公司,上海济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专做节水节能及水务管理的科技型公司。
上海济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维勇
创业小史:从山东到上海
张维勇是同济一群创业者中年龄相对较大的一位,他曾有在山东大型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后又在一家中马合资企业待了几年,终于忍不住内心的创业冲动,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道路。最初张维勇创业项目是感应水龙头研发与销售,但在当时,市场反响并不理想,产品难以推广,张维勇刚一创业便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失败的起步让张维勇深深感到自己管理知识的缺乏,于是他来到上海,成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的一员。
2007年,张维勇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创业大赛,参赛的项目正是早在山东就已运作的感应洁具,最终过关斩将,从15万人的海选中一路杀进全国36强,也得到了很多投资商和猎头的垂青。
同年9月,张维勇感应洁具的项目获得了第一批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分基金的资助,并在同济孵化器内注册了上海济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辰节能”),主要业务为节水产品和校园节水工程。
济辰节能成立之后,作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公司,济辰节能的资金并不雄厚,市场资源也缺乏,过程充满艰辛,想打造出一个影响力较广的品牌也越来越困难。张维勇决定将公司的主要业务由最初的感应洁具转变为节水卫浴。卫浴行业在中国的商业版图中还是一片蓝海,这个行业到目前还没有产生一个垄断性的品牌,而且行业处于混乱的状态,急需升级。“节水卫浴”的定位,让张维勇看到这个行业的无限商机。
接地气的产品
张维勇介绍,济辰节能目前拥有十几项发明专利,其中做的最早也最为成熟的产品就是节水龙头。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节水龙头产品的品种繁多,各有千秋;现有节水器具结构复杂且不够完善,不同水压条件下出水流量不同,生产成本较高,且安装复杂。市场上还没有恒流、恒压节水单体龙头。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济辰节能本着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研发设计了一种改进型的节水龙头:通过水压高时自动减小流通面积,水压低时自动增大流通面积,从而使出水量基本保持不变的结构,提供最适合使用的出水;并将恒流、恒压节水技术和水龙头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之既具有灵活方便地使用功能,又具有节水效果良好地恒流、恒压节水龙头。
张维勇解释道:“我们设计的节水龙头,说得简单点,就是将水龙头里面的结构设计成螺旋形,这样就可以增加出水的压力,水压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出水不多也不会觉察出,能够满足正常使用。我们的设备完全是机械装置,不添加任何东西,只是改变其中的结构,这样无论在成本上,还是在效果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相比很多需要斥巨资研发的“高大上”项目,济辰节能的节水龙头显得更为接地气,很多人在听了这样的原理之后,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受。济辰节能也因此而受惠,很多领导在考察张维勇公司之后,认为他们的产品需求大,投资小,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纷纷为他们做推广。
央视主持人王小丫采访张维勇
开发智慧水务
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其中节水优先被放在第一位,对于在节水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济辰节能来说,是相当振奋的讯号,张维勇也将自己公司的业务领域拓展到更大的层面,那就是做智慧水务系统。
“单纯地换了产品之后,是达到了节水的效果,但是从整个水务管理层面来说,单纯靠产品来节水还较为落后。很多人觉得水太便宜,大家漠视,缺乏节水意识。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幢学生宿舍楼,学生都去上课了,这个楼应该不用水,但是有很多龙头在流着水,没有人去管的话就会浪费掉很多水。”张维勇称。
从这个角度出发,济辰节能研发了一套水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即智慧水务。通过在用水终端接入传感器,对用水信息进行及时地采集,然后上传到后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各个用水点进行实时监控。当上传的数据出现异常时,存在着设备坏掉或者没有关掉的问题,这个时候,系统会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告知管理者。
2015年,济辰节能接了第一单,开始对上海金山区的一所大学进行水务系统改造。“当时出现了两次问题,我们的系统都第一时间发出‘报警’,结果他们的管理者接到‘报警’后,去现场发现水龙头确实没有关好。”,后来那个领导给张维勇打了两次电话,夸赞他们的系统“太灵了”。
2016年,济辰节能的智慧水务系统开始逐渐展现其竞争力,针对医院、学校、写字楼,以及用水大户监控,合作客户十多个。目前,济辰节能的智慧水务系统正在杨浦区做试点,希望通过智能化升级,创造一个新模式,努力打造国内城市节水品牌。
张维勇称,他每周都会到同济大学的智慧水务研究室,和各个学院的老师们进行技术讨论,为他们智慧水务系统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智慧源泉。
文章由《中国孵化器》采访、撰写
|